新年总有新愿景,其实2010年对我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因为我就要当爸爸了。老婆属虎,孩子五月出生也属虎,家里两条老虎应该不会寂寞。父母亲年后就回天津,一大家子在一起过日子的热闹景象就要到来了。其实生活上我都是随缘的,老婆孩子、再加上老父老母,和我这些年几乎是关门半隐的生活是决然不同的,我只是担心这以后的气功怎么练,这坐禅去哪里坐呢?要是一恍惚就到了50岁,岂不是耽误了这人生大事?好在我还有个duli办公室,看来以后就要多在那里用功了。
那天开车在路上望着远方,突然悟到原来时间也不过是人造作出来的思维感觉而已,其实也都是空的,悟到了这点再看这周遭的景物便有些不同。时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计算和标志的手段,归根结底里是这万事万物的轮回过程,从生到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肉壳子亦然。所以生亦何乐死亦何哀呢?其实每天都是崭新的,每个死亡也都是新生的开始。死不可怕,是回去了重新再来过。生也不是什么乐事,因为早晚要死。那么活着乐在哪呢?你要是看明白了就无所谓乐与悲,肉体早晚要死掉,但我则长存。
明天公司开职代会,我是没什么兴趣的,上去去凑个热闹,回来该干嘛干嘛。这世界上的事既不要太认真也不要不认真,中庸一点好,则无往不利。马上过年了,其实到了大年初一就没意思了,有意思的是年前这几天,因为有盼头。所以人都是因为希望才有活着的勇气,没希望了就是行尸走肉。很多人一退休或者一得重病就迅速衰老,就是没了希望,心死了。心能转物,你不信么?
好朋友高立贤送了我一套潜公全集,还有两本小册子。立贤是大港区委宣传部的办公室主任,真正的文人。先祖高崇基道光年间进士,光绪年间做到广西巡抚,一生造福民众,死时家徒四壁,是清末难得的清官和好官。可惜后代历史对清末历史几乎全面的负面批判,造成这样的优秀人物湮没在历史的尘烟里,殊可叹也!其中的一本小册子就是高崇基的墓志铭,撰文者是内阁宰相张之万,也就是两江总督张之洞的哥哥,他们两家有远亲的关系,张之洞的姑母是高崇基父亲的续弦妻子。而潜公则是高崇基兄弟的儿子,也就是立贤的太爷爷,是中国最后一个翰林,有文集传世。以前对清史研究不多,没想到这一代颇出人才。比如高家是静海的,而张之洞家则是河北南皮,想想纪晓岚也是河北沧州这一代的,还真是文星荟萃的地方。
和立贤极谈得来,此人是典型的河北燕赵人士,厚道而慷慨,古道热肠。四书五经我是通读的,但也只记住一点点而已,但立贤却可背诵,可想而知幼时下过的功夫。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诗词歌赋,历史典故,谈佛论道,鉴古论今,端的入港。文人好酒,立贤也是如此,花雕是不喝的,每次都是浓浓烈烈的烧刀子。酒至半酣,不管桌边坐着些什么人,便只有我和他之间的你来我往了,别人是插不上嘴的,因为这历史文化的东西没有若干年的积累是不可能厚积而薄发,拿来以资酒兴。
前天晚上看凤凰卫视的节目,采访少林寺的禅七活动,其中一个长期隐居在终南山修行的年轻和尚说起偶遇隐者的事情,在他吃了有毒野果就要死在野外的时候,听到一阵箫声传来,于是他强撑着朝箫声传来的地方走去,见到一位住在坟墓里的隐者,头发已经长到脚后跟,应该是有了他心通,不说话也能让人知道他的意思。后来这小伙子在他点化下到少林出家修禅,和那位隐者一样常年住在山里头,其间估计认识了更多在里头隐居修行的人。这样的故事中央电视台是不会播放的,而且绝大多数的人听了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也都没什么,还是那句话,心能转物嘛,活几百岁其实不是本事。
说是写新春寄语,罗嗦了这么一堆东西,打住吧,有缘的自然有益,无缘的全当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