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9-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00
- 金币
- 元
- 记录
- 相册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_只为花柔灬 于 2009-11-8 11:42 编辑
昨天,不到三周岁的小侄儿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我带他去菜地的时候他竟然
去邻居家的菜地偷白菜~!!当时我笑着对他说,那不是咱们家的,咱家的在这
边,他突然就冒出一句"偷菜"`~!!!
虽然只是一个孩子顽皮的举动,却使我深思.是呀,想想,我们整天都要玩疯了
的"QQ农场"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我自己也跟疯了一样,天天偷菜偷菜的
当个事儿想着挂着,一些平常不怎么联系说话的朋友们也忽然热情起来主动加
好友,其实就是为了偷你的菜,亲戚邻居什么的也很多人在玩,整天喊着偷菜偷
菜,上班的也没心思做好工作,整天挂着个QQ随时打开空间随时偷,有的起早贪
黑的偷,甚至有些人偷的着了魔整晚整晚的不睡,专门等着人家的菜熟~,弄的
睡眠不足,第二天上班就提不起精神了`,可是没想到这些东西时时都让小孩子
耳濡目染,竟然也学会了`!!!!!!
才三岁的孩子就去偷人家地里的菜,他长大了会干出什么~!神偷?江洋大盗?真
的很恐怖,很难以想象`...但不管成为什么,结果都一样,锒铛入狱是轻的,弄
不好还要吃枪子~!这不是什么笑话,这已经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坏的
影响!!
这里想咨询一下有关法律部门和懂法律的网友,可不可以起诉有关游戏发起
方?如何起诉???
同时也呼吁全社会玩这类游戏的人们,注意一下影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我们的希望,不要让这些还没开的花先倒在起跑线上~!!!
环境对人的影响到底大不大呢?
记得小时候就听过"孟母择邻"的故事:
孟母,战国时邹(个山东省邹县)人,孟子之母。教孟子成大儒,世称孟母教子“三迁”。孟子(约前)372一前289)战国时思想象。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受业于子恩之门人。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恩孟学派。他着重发挥孔子的“仁学”,提出“仁政”的主张。晚年著书立说,《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今存七篇。
孟子学识博大精深,仅次于孔子,如果要追溯孟子成长的缘由,人们也就很自然地想到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少儿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仉(Zhang掌)氏很有见识,她对孩子很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有一次,邻居家里宰猪,孟子听到猪叫声就问母亲说:“东家杀猪干什么?”母亲笑眯咪地逗哄儿子说:“是为了让你吃猪肉呗!”随后,母亲马上意识到如此逗哄孩子等于自己对孩子说了谎话。“为了培养孩子诚实、不撒谎的好品德,首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于是她便花钱向东家买了几斤猪肉,以证实自己说过的话是真实的。她就是这样依靠正当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诱导,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起初,孟子的家座落在偏僻的郊区,附近是墓地,城乡的人们经常在那里进行祭者的孝子贤孙在墓地跪呀,拜呀,请来的巫师、道士还在那里手舞足蹈地玩弄一些祭神除邪的怪动作。年幼好奇的孟子就摹仿大人的动作与邻里的小孩一起玩一些类似葬丧之类的儿戏。孟母见儿子整日不注重读书学习而在那里搞一些无聊的儿戏,欲禁而不止,心想,在这里住下去必定不会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养,就决计迁居他地落户。
孟母领着孟子从郊外迁居到城郊附近,这里靠近城区,邻近住着几家作屠宰生意的商人,由于儿童具有摹仿的禀性,年幼的孟子就摹仿大人经营宰杀之类的动作,甚至在乎日的言行举上方面都流露出宰商的习气。孟母耽心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环境薰陶,更怕影响孩子的学业,又决计迁居到他地落户。
最后,孟母迁居到一家学馆附近。在这里年幼的孟子每天见到的,全是一些读书知理的现象,听到的,都是书声妙语。这对少年的孟子影响很大。从此,孟子发愤笃志,朝夕勤学,终于成了儒家学派著名的学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幼的心灵,更具有可塑性。“孟母三迁择居”之所以传为佳话,流传至今,就是因为蕴含着一定的育人哲理。
古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呀,想想,看看,现在有几个家长还给孩子讲这样的故事呢?就算是讲,我想孩子们也会有话反驳,:"哦,他们那时是局域网,现在我们是互联网时代啦,那一套早就过时啦~!"
是呀,网络时代啦,快速度,快节奏,人们不期然的都加快了自己的步伐,因为是大环境,大家都在加快嘛,可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为下一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好的东西没有人来传承,我们本身能脱离责任吗?像这种以偷盗为手段发掘出人性的潜在丑恶面的游戏如今却明目张胆的在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大地上疯狂蔓延....有关部门也没有充分的去认识和做出有效的处理,长此下去,不敢想象....我们的未来堪忧.....
这里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抵制这种不良游戏,应该像抵制日货一样的刻不容缓的坚决抵制,并对已经造成不良后果的游戏出版方制定相关的制裁~!!
|
|